《沙尘暴》和《乌云之上》各看6集:一个平淡无奇,一个已追上头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7 10:23 2

摘要:段奕宏张佳宁的《沙尘暴》和孙俪罗晋的《乌云之上》前后脚开播,现在观众分成两派天天在热搜上掐架,都说自己追的剧更好看。

最近悬疑剧扎堆上线,刑侦题材成了香饽饽,网友都说这是"悬疑剧爆发元年"。

段奕宏张佳宁的《沙尘暴》和孙俪罗晋的《乌云之上》前后脚开播,现在观众分成两派天天在热搜上掐架,都说自己追的剧更好看。

这两部刑侦剧撞档期撞题材,从开播就被放在放大镜下比较。

《乌云之上》首播当天热搜直接霸屏,孙俪演的女警查案、罗晋的失踪刑警这些关键词刷得飞起。

但热闹没撑过三天,弹幕里开始有人说"查案查得像过家家","追了六集凶手还没露脸"。

孙俪这次卯足劲要转型,结果用力过猛被吐槽"每场戏都在瞪眼吼人",罗晋粘着胡子扮沧桑,观众却说看着像三天没洗头的油腻大叔。

反观隔壁《沙尘暴》,开局就甩出供热站杀人案的血腥现场。

段奕宏顶着西北风沙出场,棉袄领子立着,脸上两坨高原红,活脱脱就是戈壁滩上熬了二十年的老刑警。

十二集的体量一点不注水,三集埋线索五集抓错人,第八集真凶露马脚的时候,弹幕都在喊"原来是他!"。

张佳宁演的实习警花被老刑警骂哭的戏,微博上转了三万多条,都说想起了刚上班挨骂的自己。

观众的眼睛确实毒,这次比较直接把刑侦剧的遮羞布扯下来了。

《乌云之上》编剧可能想玩高级,失踪男主活在回忆里,查案过程恨不得每个细节都掰开揉碎。

但观众追刑侦剧就图个爽快,谁要看警察天天在办公室开会?十七集的长度硬生生拖成慢镜头,隔壁《沙尘暴》都破两起案子了,这边连个靠谱嫌疑人都没锁定。

导演功底在这会特别明显。

《沙尘暴》导演谭嘉言去年刚靠《警察荣誉》拿奖,这次把派出所那套家长里短搬到大西北,命案现场掺着偷羊纠纷,查着查案还能带出基层民警的苦衷。

段奕宏审讯时跟嫌犯扯闲篇的戏,观众都说比真刀真枪还紧张。

反观《乌云之上》的导演,明明拍过不少好剧,这次愣是把刑侦剧拍成文艺片,空镜头倒是美得能当壁纸,破案关键线索全藏在滤镜底下。

演员这次也暴露真实水平。

孙俪演技没得说,但四十岁演刚毕业的警队新人实在勉强,为了表现干劲十足,每个动作都透着刻意。

罗晋更冤,剧本给他的刑警角色就是个工具人,失踪前查案不专业,失踪后活在台词里,想发挥都没机会。

再看段奕宏,脸上每道皱纹都在演戏,查案时那股子执拗劲,让人想起他二十年前演《烈日灼心》的状态。

平台数据不会说谎,《沙尘暴》开播三天会员观看时长破纪录,弹幕里天天催更。

网友自发搞起案情分析,豆瓣专组盖了八百层楼猜真凶。

《乌云之上》虽然热搜数量占优,但点进去全是吐槽,超话里最热的帖子是"坚持到第几集能好看?"。

其实这波刑侦剧热潮早有苗头,去年《狂飙》爆红让资本看见机会,大小公司都在抢刑侦项目。

但《狂飙》的成功在于真实感和戏剧性的平衡,现在的跟风剧要么太悬浮要么太沉闷。

这次同期对打的两部剧就像照妖镜,把行业的急功近利照得清清楚楚——有剧组认真打磨剧本,也有剧组以为请几个大牌就能躺赢。

观众现在可不好糊弄,刑侦剧光有凶杀案不够,得让观众跟着烧脑;光有明星不够,得让角色立得住。

《沙尘暴》里的供热站杀人案,每个线索都经得起推敲,受害者家属闹事、嫌疑人互相包庇这些细节,全是基层民警的真日常。

《乌云之上》搞的什么跨国贩毒、警局内鬼,听着刺激,拍出来全是套路。

这次对决给行业敲了警钟:悬疑剧爆发元年不是靠数量堆出来的。

十二集的《沙尘暴》能吊打十七集的《乌云之上》,说明观众要的是扎实的剧本、专业的制作、贴脸的表演。

刑侦题材不是保险箱,蹭热度的粗制滥造迟早现原形。

现在就看其他剧组能不能长点记性,别再拿注水剧挑战观众的耐心了。

来源:剧辨真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