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剧年年拍,但观众记住的角色一只手数得过来。为啥偏偏是《亮剑》里的李云龙,成了“抗战片顶流”,一火就是20年?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满嘴“他娘的”、打仗总抗命的糙汉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观众爱到骨子里!
抗日剧年年拍,但观众记住的角色一只手数得过来。为啥偏偏是《亮剑》里的李云龙,成了“抗战片顶流”,一火就是20年?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满嘴“他娘的”、打仗总抗命的糙汉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观众爱到骨子里!
狠招一:人设太“不正经”,专治高大全的假正经
别的抗战剧主角,个个站如松坐如钟,打仗前先背八荣八耻。李云龙呢?张嘴“老子”、闭口“他娘的”,打仗靠“坑蒙拐骗”,喝酒撒泼样样来。违抗军令是家常便饭,为了抢装备连友军都敢忽悠。可正是这些“缺点”,让观众直呼真实!谁身边没个脾气爆、爱吹牛的老哥?李云龙不像英雄,倒像咱村里那个敢带头打架的“刺头叔”。
反观某些神剧主角,油头粉面、衣服比脸还干净,鬼子一碰就倒,李云龙一对比,简直是“泥石流”撞上“样板戏”——谁真谁假,观众心里门儿清。
狠招二:打仗不靠“手撕鬼子”,靠玩命和细节
《亮剑》的战场,脏、乱、惨!李云龙的部队,衣服领子黑得能搓泥,脸上血污混着土;鬼子的机枪有副射手,八路的子弹得省着打。就连日本人说话都全程日语,不像某些剧里一口塑料普通话。
最绝的是剧情敢让主角吃瘪!独立团被鬼子扫荡打到只剩几个人,骑兵连全员战死,连长断臂单挑,喊出那句“骑兵连,进攻!”时,观众眼泪唰唰掉。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拿命拼!反观某些“神操作”:手榴弹炸飞机、包子藏雷,观众看了只想笑:“侮辱智商呢?”
狠招三:敌人不降智,战友不塑料
李云龙的对手,没一个省油的灯!楚云飞有谋略、有血性,和云龙亦敌亦友;鬼子军官狠辣狡猾,扫荡时差点让独立团团灭。就连国军友军,也不全是背后捅刀的“渣队友”,反倒联手打过鬼子。
再看其他剧,鬼子不是弱智就是变态,国军人均叛徒,战友全是工具人。观众早看腻了这种“非黑即白”——李云龙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人性江湖!
说白了,李云龙能封神,就三个字:不糊弄!不糊弄历史,不糊弄观众,更不糊弄自己。当其他抗战剧还在用“神剧情”糊墙时,《亮剑》早已用血性、真实和人性,凿出了一条观众心里的护城河。下次再有人问:“为啥只有李云龙火了?”直接怼他:“因为别人在拍抗日,他在拍活人!”
来源:小可可玩具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