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之名》尝试用手术刀剖开行业偏见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5 19:07 2

摘要:它出自李少飞执导、姚晨和贾静雯主演的新剧《以美之名》。作为国内首部整形医美题材都市剧,该剧自3月30日于优酷全网独播,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联合播出,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

“你有没有想过,你认为的美的标准,到底是由谁制定的?”

这短短的一句台词,却有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它出自李少飞执导、姚晨和贾静雯主演的新剧《以美之名》。作为国内首部整形医美题材都市剧,该剧自3月30日于优酷全网独播,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联合播出,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

看了几集之后,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两位好演员的演技,更是这部剧勇敢而冷峻的态度

医疗剧从来都是国产剧的重要类型,不管是呈现急诊室风云,还是勾勒白色巨塔中的高层权谋,都不鲜见,但以正剧的方式聚焦医美行业,《以美之名》是开先河者。

是的,之所以强调“正剧”二字,是因为《以美之名》真正做到了以严肃的态度还原医美行业的日常,不管是手术案例还是工作细节,剧组都进行了大量现实采风,请到了权威的医疗顾问团队为剧情的真实性打下基础。

就拿剧中常见的手术场景来说,为了解决医疗专业性上的难题,剧组就下了很大功夫,导演李少飞就曾提到:

“请专家,然后每一个案例一遍一遍地过,考虑到具体的细节。我们在拍摄前二十天左右,让导演组派出一个小分队去,先去做预演,专家他们都在,把手术过程整个演示一遍流程,到拍摄的时候,演员熟悉动作,现场再跟专家指导进行各种交流、沟通。”

有这样的态度,才有了剧集最终在呈现上达到的真实质感。

在细节上做到了真实,表达才能有力度。

《以美之名》试图做到的事情,是用剧中的手术刀剖开全社会对医美行业的偏见,是用一个个带有人性温度的故事唤醒观众对审美标准的深层思考

当在前几集中看到“恐龙女”和“家暴女”的案例后,我们可以笃定地说,《以美之名》做到了。

“医疗美容”一直被认为是医疗行业中的异类,剧中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剖析,反映了大众对医美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认知误区:医美不是医疗。

实际上,“医疗美容”首先有“医疗”二字。剧中通过不同人群对“美”的追求和价值碰撞,不断强调了:医美是关乎生命健康、专业度极高的领域,需要严肃审慎地面对。

如剧中“恐龙女”的案例就让我们深思:社会性死亡何尝不是死亡?医美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救死扶伤?

“恐龙女孩”方婷因为面部肿瘤,从小到大都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恢复正常与重生无异,但剧中医院主任们主张的20%保守切除方案,虽然风险较低,有极大的成功把握,却无法解决方婷的根本诉求。

《以美之名》剧照

而姚晨所饰演的整形外科医生乔杨,则坚持要给方婷做100%全切手术。她并不是不知道手术的风险有多大,也绝不是为了让自己一朝成名而赌上别人的生命。

她明白方婷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她清楚这场冒险的价值,她意识到的是,当“要命和要脸”这两件事合二为一时,简单的选择题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在剧中被呈现出了“生死时速”般的紧张感,但同时又被赋予了人性的温度

《以美之名》剧照

在当镜头聚焦在手术刀上时,观众的偏见也被打破了,我们看到的不是玻尿酸与假体,而是血管的缝合,是碎骨的取出,我们看到的也不是一个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而甘冒风险的爱美女孩,而是一个与命运抗衡的顽强个体。

乔杨(姚晨 饰)这个角色在一开始就立住了,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好,好就好在创作者不光展现出了她高明的医术,更呈现出了她作为医者的仁心。

所谓仁心,其实也是同理心。

乔杨或许无法与方婷感同身受,但她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她对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有着清晰的认知:

作为医者,要保住患者的命,更要守住他们作为"人"的尊严。

让“恐龙女孩”方婷不再被人当成怪物,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正常生活,这是医美真正的价值所在。“美”并非意味着虚荣,更多时候意味着尊严。

《以美之名》剧照


《以美之名》让我们意识到的是,对于美的追求,终究是一场自我和解的手术,而医者要做的,是帮患者找回直面自己的勇气,找回曾经失去的尊严。

“恐龙女孩”的案例,也进一步让观众认知到了医美的严肃性。正如本剧的医疗顾问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龙笑所说:

“医疗美容是一个很严肃的医疗专业,和任何的专业一样都是同样严肃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大家,‘医美’是一个非常慎重的涉及到医疗行为的一个选择。我们在出诊的时候看到很多令人心痛的案例,(患者)认为医疗美容是个特别简单没有门槛的事情,其实是忽略了医疗美容这个行为,前面是医疗两个字。这不仅仅是对医疗这个词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不尊重。”

医疗在前,美容在后。医美,同样关乎生命,不容轻视。

而家暴受害者江蓉的疤痕修复手术,背后则有更复杂的社会议题存在。江蓉是家暴幸存者,也是网络暴力受害者,舆论无法理解,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为何会急于去整容,去做疤痕修复。

事实是,身体疤痕的消除是表层,心理创伤的愈合才是内核。

“变美”,简单的两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只是平淡生活中的加分项,但对于江蓉这样的人来说,“变美”即重生,要和过去的苦难告别,就必须和那些疤痕告别。

在江蓉的手术中,来自公立医院的乔杨(姚晨 饰)和周静雯(贾静雯 饰)完成了合作,这对因旧日矛盾而心怀嫌隙的老友兼宿敌,在对于医美的认知层面始终有着难以协调的看法。

在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中,乔杨问出了本文开篇摘录的那句台词:“你有没有想过,你认为的美的标准,到底是由谁制定的?”

之所以两次摘录这句台词,是因为它的确是全剧表达的内核所在,剧名就叫做《以美为名》,美到底是什么?当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以美之名》并没有急于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是,这个问题也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乔杨与周静雯的争执,无关道德批判,无关价值取向,她们有各自的立场,有各自的考量。从她们各自的角度上看,她们的想法都不无道理,而对于一部剧集来说,矛盾与对立,也正是形成戏剧张力并进而将社会议题带入深度思考的引线。

何况,《以美之名》对戏剧张力的构建,不狗血不强行,而是从角色的特点上进行挖掘,从人性的幽深晦暗中寻找。

这部剧在故事主线上所做的设定很值得欣赏,两位女主角显然要经历从宿敌到战友的转变。

她们也恰好,对应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医学伦理与商业逻辑在行业发展中的认知碰撞和价值回归。

美无定义,心有所向。或许才是《以美之名》最想做的表达。

来源:光华锐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