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介绍了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部英剧《混沌少年时》。
最近几部剧都口碑爆棚。
昨天介绍了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部英剧《混沌少年时》。
这部剧只有4集,但上线首周就登顶了网飞收视冠军,还被《滚石》杂志盖章评为“今年小屏幕上最优秀的作品”。
《卫报》更是评价它——
“我们这个时代最恐怖的电视剧?令所有父母恐惧的《混沌少年时》。”
一、
故事的开篇很抓人眼球,一大清早,一群全副武装的警察,包围了一栋普通的住宅。
暴力破门后,他们举着枪,神色紧张的控制了屋内所有人:
穿着睡衣的女主人、睡眼惺忪正在下楼梯的男主人、在洗手间的女儿,以及还在被窝里的小儿子,13岁的杰米。
因为惊吓,杰米直接在被窝里尿了裤子。
而这场抓捕行动的对象,正是眼前这个瘦弱、矮小,还一脸稚气的杰米。
杰米被指控,在昨晚谋杀了同校14岁女孩。
杰米被带到了警察局。
接下来就是繁琐的拘留程序,镜头一镜到底。
警方人员在机械的完成一系列工作,并没有正视未成年罪犯的特殊性。
而观众们仿佛和杰米父母的心情一样,茫然无措,但又必须得跟着规则走。
杰米还那么小,看上去是那么的无辜,他怎么可能会杀人?
直到第一集的最后,警方放出了嫌疑人的监控录像。
我们才和嫌疑人的父亲一样,不可置信地承认,这个面相纯良、满脸雀斑的孩子,真的是个杀人犯。
他朝着自己的同学,狠狠扎下了7刀。
二、
但故事的重点并不是找出真凶,而是他为什么杀人!
警方翻看了杰米的社交账号,里面充斥了大量擦边甚至淫秽的成人信息。
青春期的孩子,似乎可以理解,但他的留言和评论,很多都带有暗示性和攻击性,既渴望女性的身体,又瞧不上女性。
到学校走访一圈后,警察才知道,原来少年们有着自己的语言系统。
社交媒体上的表情符号、红蓝药丸的含义、专有名词incel(非自愿单身者)……这些成年人不明所以的说辞,却是未成年人了然于心的“常识”。
《混沌少年时》,反复提及了以鼓吹男性气概著称的现实网红安德鲁·泰特。
这位前摔跤选手,因为极端的厌女言论拥有大量追随者,其中就有许多是尚不具备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
在这些言论影响下,少年们深信,只有20%的男性是受到女人们喜欢的,而剩下的80%男性必须要依靠一些别的手段才能和女人们在一起。
这就是他们口中的“二八定律”。
孩子们对于有同学去世、有同学杀人,并没有表现出震惊与不安。
比起凶杀案,少年更关心警察当年是不是在学校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受女孩子们的欢迎。
因为像警察这样面目硬朗,身材强壮的男性,应该是会受到所有女孩子们喜爱的,是所谓20%的男性。
少年们认为,不如女人或者得不到女人喜欢的男性就是低劣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身材瘦弱的杰米,也成为了被网暴、霸凌的受害者。
少年们都急于需要证明自己的阳刚,急于需要得到认可。
三、
故事进入第三集,30岁的女心理治疗师,负责去和13岁的杀人犯杰米谈话。
在这场谈话中,治疗师试图了解杰米自己是怎样理解“男性气概”的。
治疗师没有用审判的方式与杰米沟通,但只是因为没有如杰米所想地安抚他的情绪,他便被激怒了,且不止一次。
会话结束后,布里奥妮难以抑制地流下了眼泪,想必当晚的惨案如何发生,她已了然于胸。
受害女孩曾经霸凌过杰米和他的朋友,嘲讽他们毫无性吸引力。
后来,女孩的隐私照被疯传,遭到羞辱。
杰米像趁人之危,蓄意靠近女孩假意安慰她,结果却遭到女孩的拒绝。
他恼羞成怒,便杀死了对方。
说到底,杰米真正渴求的不是爱,也不是性,而是通过战利品,赢得男性族群的认可与接纳。
也正因为将女性符号化为猎物,所以当他向女孩挥刀时,他不会意识到这是在夺走另一个人的生命,所以他始终毫无怜悯及悔过之心。
四、
那么学校和家庭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
警察走访学校的时候看到,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玩手机,老师对此却束手无策。
杰米说他很喜欢历史,但他的历史老师却说,自己完全不了解这个学生。
“这些孩子各个都贼难搞,还想要我怎样?”
老师们的态度很明显,既然管不动,那就不管了,完成教学任务即可。
包括警长此前并不知道,他儿子不愿意上学,是因为在学校遭受了霸凌,而老师们对此却熟视无睹。
那么家长呢?
一般这样的剧情,都会配有一个酗酒的爹、烂赌的妈,主人公有特殊的经历,有童年创伤等等。
但杰米的父母都十分的耐心、温柔。
他们就是普通的小康家庭,就读普通的公立学校,周围都是普通人。
同样的教育方式,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乖巧、懂事、极具同理心的女儿。
他们以为,孩子乖乖待在房间里,不出门惹事,就是安全的。
但他们却忽视了,他们每次打开手机都会接收到各种垃圾弹窗。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每天对着屏幕,仍保持不谙世事的纯真模样。
五、
如何避免青少年犯罪,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这部剧涵盖了公权力(警察)、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社会帮扶公益组织(律师和咨询师)多个领域,人人都能在观看过程中找到反思自我的参照物。
该剧的主创,也是剧中父亲的扮演者斯蒂芬·格拉汉姆表示:
“我们创作这部剧就是为了开启讨论。”
“如果能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或促发更多倾听,我们就算成功了。”
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
在《混沌少年时》引发热议后,英国政府宣布将在校园推行反厌女教育,来遏制“有毒男子气概”,根除“厌女”。小学生将学习人际边界与知情同意,中学生则将探讨伦理道德、关系权力动态及网络影响。
如今未成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不少青少年恶性事件频频登上热搜。
可我们的影视作品,却是满屏的古偶、仙侠,一天到晚都是情情爱爱,重视青少年心理的影视剧少之又少。
赶在下一个悲剧发生之前,建议所有家长们都好好看看这部片子。
来源:天生爱吃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