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将军!种帅战死了!羌人杀过来了!”那天我正蹲在河湟的隘口啃胡饼,突然被溃兵撞个趔趄。抬眼一看——好家伙!宋军的旗帜东倒西歪,羌人骑兵卷起的尘土遮了半边天。 我抹了把嘴边的饼渣,拎起陪了我十年的硬弓:“他娘的,管后勤的也要上阵?这波血亏!”
大家好,我叫王舜臣,我将用第一视角带入剧情,更直观的讲述我的传奇故事!
“王将军!种帅战死了!羌人杀过来了!” 那天我正蹲在河湟的隘口啃胡饼,突然被溃兵撞个趔趄。抬眼一看——好家伙!宋军的旗帜东倒西歪,羌人骑兵卷起的尘土遮了半边天。 我抹了把嘴边的饼渣,拎起陪了我十年的硬弓:“他娘的,管后勤的也要上阵?这波血亏!”
七箭定军心
七个羌人猛男骑着高头大马冲在最前头,金链子挂满脖子,活像移动的首饰摊。我搭箭上弦,冲身后哭爹喊娘的弟兄们吼:“都看好了!老子给他们免费纹个眉心妆!” 第一箭,羌将A的鼻梁开了花; 第二箭,羌将B的左眼成了独眼龙; 第三箭,羌将C的牙床表演天女散花... 剩下四个调头就跑,我反手四箭送他们后背穿孔。七具尸体整整齐齐摆成北斗七星阵,羌军万骑集体急刹车——后面人撞前面马,场面比开封早市还乱。
血染的永动机
羌人回过神来,乌泱泱的骑兵又开始冲锋。我跳上隘口最高处,左手拎弓右手狂挥:“箭来!箭来!箭来!” 刚开始还能耍帅喊招式名: “一箭封喉!二箭穿心!三箭...” 到后来只剩机械动作:搭箭、拉弦、松手,活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手指被弓弦割得皮开肉绽,血顺着小臂流到胳膊肘,把袖子染得比过年灯笼还红。羌人从嚣张到懵逼再到崩溃的表情包,成了我最好的提神剂。
老子可不是莽夫
挑这鬼见愁的隘口是有讲究的!羌人骑兵挤成沙丁鱼罐头,我站高地跟打地鼠似的,来一个爆头一个。专挑先锋将领狙杀,后面的新兵蛋子看见老大变刺猬,腿肚子比面条还软。 有个羌兵举盾往前蹭,我一箭射穿木板把他钉在地上——从此羌军流传新谚语:“宁闯阎王殿,不挡王舜臣的箭!”
深藏功与名
回朝那天,宋哲宗激动得差点从龙椅摔下来:“赏!赏他十个编制!”从此我家七大姑八大姨全端上铁饭碗。文官们阴阳怪气:“就会射箭算什么本事?”我掏掏耳朵:“是啊,也就是救了你们这帮嘴炮的狗命。” 晚年退休在兰州吃牛肉面,听见说书先生吹我的战绩,差点被辣子呛死——好家伙!传得我都能单挑外星人了!
抖音网红求合影
去年逛军事博物馆,看见小年轻对着我的复原弓拍抖音:“老铁们!这就是宋朝加特林,双击666!”旁边军迷争论得面红耳赤:“四小时千箭?奥运冠军都做不到!”我压低帽檐嘀咕:“废话!老子当年肾上腺素爆表,现在让我射,三箭就得叫救护车...” 转身要了碗加肉牛肉面——这次记得少放辣。
来源:未来要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