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的后半生》撞上《以美之名》,两部剧同天开播,各看5集后,观众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文|清酒
当《我的后半生》撞上《以美之名》,两部剧同天开播,各看5集后,观众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部剧情走向荒谬至极,让人直呼这都什么跟什么。
另一部却凭借独特魅力,观众发誓要追到底。
同样是都市剧,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最近开播的《我的后半生》,将镜头对准了70岁退休文学教授沈卓然在发妻离世后开启的相亲之旅。
这本是个有望深度挖掘老年情感世界、展现生活真实面目的题材。
可剧情一铺开,却让观众大失所望,满是荒谬与悬浮感。
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凸显的当下,关注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无疑有着重要意义,立意上倒是称得上新颖。
但编剧似乎并未对老年群体进行深入观察与理解,而是简单粗暴地套用年轻化的狗血套路来展现老年相亲。
就拿主角沈卓然来说,刚刚为亡妻办完葬礼,便马不停蹄地投身相亲,这种情感上的迅速转变,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在后续与相亲对象的互动中,剧情更是朝着不切实际的方向发展。
病房争宠这一情节,在现实的老年相亲场景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更多的是年轻人恋爱时才会有的吃醋桥段。
角色塑造上,该剧更是陷入了刻板化的陷阱。
剧中的女性角色,无一例外都沦为功能性符号。
沈卓然的亡妻被刻画成完美无缺的形象,成为他心中不可替代的白月光,除了美好的回忆,没有展现出任何真实生活中的复杂。
相亲对象们则被塑造成欲望的化身,要么是觊觎沈卓然的钱财,要么是单纯想找个人照顾自己,动机极为单一。
女儿的存在也仅仅是为了对父亲的再婚行为进行道德审判,不断地指责与干涉。
在现实生活中,老年女性有着丰富多元的情感世界和独立坚强的人格追求,她们再婚的原因复杂多样,绝非剧中所呈现的这样浅薄。
但在《我的后半生》里,她们失去了角色应有的深度和复杂性,仅仅成为推动男性角色成长以及剧情发展的工具,这无疑是对老年女性群体的一种误解与不尊重。
这样一部问题重重的剧集,到底还有出了错,实在值得创作者们好好反思。
与《我的后半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之名》。
这是一部聚焦医美行业的剧集,凭借其扎实的剧情、深刻的主题和专业的呈现,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让人忍不住想要一追到底。
该剧讲述了性格完全不同的整形医生乔杨,和周静雯从针锋相对的对手,逐渐变为携手共进战友的故事。
它跳出传统医疗剧的条条框框,引导观众深度思考美的内涵与价值。
通过一系列真实且极具冲击力的案例,揭开医美行业不为人知的黑幕。
它不再单纯依靠展现手术中的紧张刺激感来博眼球,而是将主题升华为身心双重治愈的高度。
让观众清晰的看到,医美不仅能修复身体缺陷,更是能抚平心灵创伤的良方。
剧里案例选取也是十分精妙,极具社会话题性与专业深度。
对方婷进行治疗的这一情节触及医学伦理与社会痛点,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强烈共鸣。
该剧双女主的设定,不同于以往剧情的“雌竞”俗套,全力展现女性之间相互理解、彼此支持的真挚情谊。
姚晨饰演的乔杨,行事果敢,医术堪称一绝,始终坚守自己的医学理念,面对外界利益诱惑不为所动。
而贾静雯饰演的周静雯,心思细腻、聪慧过人,在商业与医学之间艰难寻求平衡。
二人在专业领域各有所长,优势互补。
她们不再是传统观念里被男性审视的客体,而是手握技术话语权的行业大拿,在医美行业绽放夺目光彩。
这种角色塑造贴合现实中医疗行业女性从业者占比逐步攀升的趋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现代女性的独立与自信。
两部剧的相撞《我的后半生》的翻车与《以美之名》的出彩,真是有着巨大的反差。
瞧瞧《我的后半生》,因为高高悬浮于老年群体真实生活之上,拿虚假剧情与套路化叙事来敷衍,生生把好好的题材现实意义给消磨殆尽。
即便剧中有一众老戏骨,可没有扎实的剧本做支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部作品走向失败。
而《以美之名》之所以能在众多剧集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它不只是秀了医美行业的专业技术。
更透过对人物命运的细腻刻画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探讨,向观众传递者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正能量。
同时,凭借其对医美行业的深度洞察、对女性叙事的创新重构和对行业剧的破圈尝试,也为国产都市剧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这两部剧的相互碰撞,为当下都市剧的创作映射出了前行的方向。
当下,国产都市剧正站在类型创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都市剧创作启示正是《我的后半生》与《以美之名》的对比,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国产都市剧在创作道路上的得与失。
现实题材剧要想叩开观众的心门,重中之重便是深度融入生活,挖掘那些潜藏在日常点滴里真实可感的情感与故事。
看看那些经典老剧,靠的就是深深扎根本土文化与民众生活,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所求所盼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国产现实题材剧应当以此为标杆,果断抛弃那些华而不实、脱离生活的创作手法。
实实在在地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用心去体会现实生活里的百般滋味,让作品满溢生活质感与人情温度。
专业剧也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专业技术展示,而是要巧妙地把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实现深层次的价值输出。
精准找到专业与人文的契合点,在全方位展现行业独特魅力的同时,稳稳传递正确价值观,为作品注入人文关怀,大幅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
演员的精湛演技确实能为作品增色不少,但必须明确,剧本才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
所以,在电视剧创作过程中,不可以过度迷信演员名气与阵容,而是要回归创作本源,用心打磨高质量剧本,为演员的精彩演绎筑牢根基。
创作者们要以这两部剧为鉴,扎根现实,用心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国产都市剧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七月不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