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法治视听赋能中国法治建设”分论坛上,“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第三批12个推荐剧目正式发布,南京米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网络微短剧《司法所里的故事》榜上有名。 该剧即将在优酷上线。
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法治视听赋能中国法治建设”分论坛上,“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第三批12个推荐剧目正式发布,南京米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网络微短剧《司法所里的故事》榜上有名。 该剧即将在优酷上线。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司法所里的故事》是首部反映基层司法所工作、聚焦民事纠纷调解的网络微短剧, 集故事性、时效性、公众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身,以百姓视角关注大家的烦心事与社会热点话题,视角独特又亲民,情节曲折跌宕。
编剧张宁宁坦言,早在2010年就开始关注采访了南京多家司法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民事纠纷调解”“三级大调解班子”等职能词汇,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意识到,如果有更多民众了解司法所,这样遇到矛盾纠纷时,不是冲动处理,而是向所属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寻求司法所帮助,那么不仅可以避免民事纠纷激化升级,也能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建立‘知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作为编剧、影视工作者,可以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把这些人民调解员的群体形象和他们的工作介绍给观众。 创作期间,得到了江苏省、南京市司法职能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足迹遍布秦淮区五老村司法所、秦淮区夫子庙司法所、江宁区秣陵司法所、江宁区麒麟司法所、鼓楼区宁海路司法所、浦口区江浦司法所、玄武区孝陵卫司法所等,采访到大量真实的工作故事,近距离感受到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灵活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智商和情商。
导演米禾禾则表示,“如果说《司法所里的故事》还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我们抓住了‘服务型宗旨’,用每一桩案例普及一个法律知识,使之成为法律大讲堂,满足了受众关注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和保障自身权利的心理需要。”
有意思的是,剧中还穿插了一些观众通俗易懂的方言、俚语、流行用语,有活跃剧情气氛的作用。导演米禾禾解释道,基层司法工作者是跟老百姓最为贴近的,他们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运用法律知识帮助百姓调解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人是身边人,事就是身边事,基层司法工作者亲近老百姓、贴近生活,轻松的语言方式让法律条文也变得温暖生动起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