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热播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迎来大结局。该剧在豆瓣上评分持续走高,达到9.6分,成为近年来评分最高的韩剧之一。网友纷纷感叹该剧“太好哭了”,剧中的表白金句“明年我们去张家界看落叶”,更是冲上热搜第一。
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本文为《方圆》杂志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近日,热播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迎来大结局。该剧在豆瓣上评分持续走高,达到9.6分,成为近年来评分最高的韩剧之一。网友纷纷感叹该剧“太好哭了”,剧中的表白金句“明年我们去张家界看落叶”,更是冲上热搜第一。
据《潇湘晨报》消息,4月2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向《苦尽柑来遇见你》导演金元锡、编剧林尚春以及制作人和主演正式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共赴这场“落叶之约”。
仙境张家界,以三千奇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著称世界。对于崇尚敬山文化的韩国人来说,张家界历来是一个如“圣地”般的所在,甚至有“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的说法。韩国孝道文化浓厚,对韩国的年轻人来说,若是能带父母去张家界旅游,那绝对是公认的“孝子”。再加上近些年签证便利政策、影视营销的蝴蝶效应以及湖南文旅对韩国游客提供的精准本土化服务,张家界山上“长”满韩国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张家界不只是在韩国大受追捧,作为湖南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旅游的龙头和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近年来,张家界受到全世界关注,被人称之为“国际张”。
如何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如何以法之名,用高质效检察履职守护“国际张”?《方圆》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让读者在具体案事例中感受到检察守护力量。
守护游客“舌尖上安全”
张家界的土家菜给在张家界旅游的大多数韩国游客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有韩国博主调侃说:“在张家界吃太多湘菜,回韩国后觉得泡菜不够辣了。”而对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来说,张家界景区的食品安全隐患,曾是一件让他们很挂心的事情。
改造后的天子山小吃长廊一角。(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24年年初,武陵源区检察院经全面梳理2023年度区人大代表建议,发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子山景区天子山小吃长廊存在无证经营食品的安全隐患线索。
经初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后,检察官了解到,天子山小吃长廊有27个门店和1个餐厅,经营范围包括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和百货小商超等。但小吃长廊自2019年经营以来,未进行市场主体登记,也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仅有天子山街道办事处从2022年开始给小吃长廊员工登记发放的食品摊贩证。
武陵源区检察院认为,小吃长廊以食品摊贩证替代小吃长廊经营者应取得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降低了食品经营准入门槛,违反了国家对食品经营实行许可的规定,存在食品安全重大隐患,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遂于2024年6月27日向武陵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市监局)发送检察建议书,建议该局依法履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区市监局虽然进行了回复,但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小吃长廊无证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依然存在。
鉴于此,2024年10月24日,武陵源区检察院向武陵源区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提起诉讼后,该区市监局向小吃长廊分别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和《限期办理证、照登记通知书》。2025年1月20日,区市监局督促小吃长廊依法办理了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
“小吃长廊依法办理了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有利于市监局对他们进行有效监管,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而对于小吃长廊的经营者来说,有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他们便能放心经营了。可以说,此案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案件承办检察官向《方圆》记者介绍道。
这只是张家界检察机关以履职办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家界市检察机关以食药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为抓手,推动行政机关对全市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整治 “山寨”“三无”等假冒伪劣食品,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餐饮环境。
从“猴患”到“猴趣”
2024年5月26日,一名小朋友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安静地观察景区猕猴。(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土家族文化中,猕猴被视为“山林的精灵”。张家界的野生猕猴数量较多,尤其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常有猕猴群出没。猕猴活泼好动,“自然野性”十足,爱和游客互动,是张家界景区的一大吸引力。对游客来说,与活泼好动的猕猴互动虽然充满野趣,但也暗藏风险,猕猴抢夺游客背包、抓伤游客事件时有发生。
2021年2月,一游客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寨景点游玩时,遇野生猕猴抢夺背包并受伤。该消息引起了武陵源区检察院的注意。经初步调查,检察官发现相关行政机关存在未依法履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遂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武陵源区检察院通过调取并梳理保险公司近3年武陵源景区因“猴患”引发的保险理赔案件情况,发现2018年至2020年,在武陵源景区内因野猴伤人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人数就达到7500人以上,理赔金额达上千万元。
针对“猴患”问题,同年7月,武陵源区检察院向区应急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区应急局高度重视,及时开展调查,就如何整改向武陵源区政府专题汇报,并向景区管理处发函,要求其限期治理核心景区猕猴伤人安全问题隐患。
为统筹兼顾游客生命财产权益和野生猕猴种族习性,景区管理处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景区猴患问题:一是在黄石寨后山、砂刀沟、水绕四门等偏僻地点,安排专人定时定点给猕猴投喂食物,确保猕猴不会因饥饿而哄抢游客食物,同时引导猕猴活动区域与主要游览线分离。二是在猕猴聚集的区域,组织专门“猴患”管理队伍,为其统一配备服装、弹弓(以泥丸、玉米为“弹药”)和甩棍等防护服和驱赶工具,不定时巡防,以免游客遭受侵害。三是加强宣传管理,倡导游客不要擅自投喂、逗弄猕猴。
然而,两个月后,办案检察官再次来到景区,亲身体验游客集中路段猴群对游客的侵扰情况,发现相关治理措施收效不大。
于是,在武陵源区检察院的推动下,景区管理部门组成“猴患治理考察组”前往贵州、四川等省“猴患”治理卓有成效的景区取经,并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景区猕猴数量和环境承载量进行科学评估,最终找到了人猴和谐共处的科学办法,取得了显著治理成效。
此案办理后,武陵源区猕猴伤人事件锐减。几年前曾去过武陵源区国家森林公园游玩过的小元向《方圆》记者分享自己“二刷”武陵源的感受:“我们第一次来张家界森林公园旅游时,那些小猴子看到我们从包里拿食物,还会跳上来争抢,吓得我们不敢靠近。我们这次来玩时发现,它们要么成群结队地在树林中攀爬,要么惬意地坐在石凳上,我们也敢和它们近距离合影了。”
多方位守护“国际张”
张家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近年来,张家界检察机关立足旅游城市情况,紧紧围绕张家界市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持续为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2023年,罗某某在核心景区以“赶客”相威胁,强行收取“手续费”,武陵源区检察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最终罗某某被判刑。近年来,为营造出让国内外游客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张家界市检察院出台《关于服务旅游发展的决定》,联合公安、法院建立打击涉旅犯罪协作配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敲诈勒索、诈骗游客等违法犯罪行为。
针对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设置的高空滑索、蹦极等大型游乐设施,慈利县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设置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警示标志,避免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2024年3月7日,武陵源区检察院检察官对景区公路旁林木倾倒隐患进行实地调查。(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守护景区生态环境方面,张家界检察机关立足公共利益代表定位,在天子山、袁家界核心景区设立旅游检察公益保护联络点,聘请景区管委会管理人员为“益心为公”志愿者,定期深入景区开展资源保护监督调研走访。2023年以来,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163件,督促复垦耕地82亩、复绿林地592亩。
红色旅游资源是张家界旅游名片之一。张家界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红色遗址、纪念设施等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工作。2024年,桑植县检察院在办理保护红四军罗峪整编旧址案中,推动行政机关对全县革命文物实施整体性修复,此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张家界检察机关还特别关注特定群体权益,立足检察职能,聚焦游客出行、用餐、就医、旅游等领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推动酒店、景区、商场等完善无障碍设施,督促相关部门整改不符合标准的无障碍通行设施。
“只有当那些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也能在张家界获得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我们张家界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张’。”武陵源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相关负责人由衷地对《方圆》记者说。
编辑丨肖玲燕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肖玲燕
通讯员丨全梓源 周婧
来源:方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