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括在《我的后半生》电视剧里,预告里也有说过,沈卓然想和连亦怜领结婚证,连亦怜立马一改往常的温顺,说要让沈卓然把房子过户在儿子连进名下,给娘两一个生活保障。
“那就是说,我变成一个彻底的穷光蛋,您可以随时把我赶到街头桥洞下边……”
这是原著里,沈卓然提出和连亦怜结婚,连亦怜说了她想要房子存款之后,沈卓然的回答。
我相信大多人看到这里,已经开始恨上了连亦怜,这个贪心、满眼只有利益的女人。
包括在《我的后半生》电视剧里,预告里也有说过,沈卓然想和连亦怜领结婚证,连亦怜立马一改往常的温顺,说要让沈卓然把房子过户在儿子连进名下,给娘两一个生活保障。
我在没看原著之前,也以为是连亦怜精心算计,一步一步设下连环套,等沈卓然这条大鱼上钩。
看了原著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涉世未深的是自己。70岁的沈卓然根本不大鱼,而是渔翁,连亦怜才是那条自愿上钩的鱼。
原著里,连亦怜被沈卓然白嫖半年,只因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之后,就被沈卓然分手了。
关于连亦怜,其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在电视剧里,连亦怜和沈卓然是在医院病房一见钟情。
原著里,连亦怜和沈卓然第一次会面是在厅长家里。
正是身为客人的连亦怜为厅长夫妇与他们的病友炒了几样菜,同样的西芹香干肉丝,同样的广烧鱼,同样的宫保鸡丁与同样的榨菜汤,你如同进了东兴楼或者听鹂馆。
之后,和剧里一样的发展迅速,他们迅速同居了。而连亦怜不管是剧里还是原著都是一个大美女、会做菜,和名字一样惹人怜爱的女人。
这样一个大美女,怎么会迅速和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老头同居?因为连亦怜没房,电视剧里,连亦怜自己说过,以前只能和儿子连进住在宿舍。原著里,连亦怜只能寄住在亲戚家。
由于儿子连进身体不好,需要服用昂贵的西药,所以连亦怜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房甚至租房,只能从寄人篱下到换一个人,继续寄人篱下。
长期寄人篱下的人,都习惯了看人脸色生活。所以看起来温婉、柔情的护士长连亦怜,更多的其实是温顺。
原著里,连亦怜一个人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多年来从未传出一点绯闻。而电视剧里,却被改编为了有心图谋老头财产的高干病房一枝花。
原著:
她一直沉默寡言,埋头做事,从无是是非非。丈夫死了七年,不断有人给她介绍男友,她只有一个要求,对方必须有二百平方米以上的属于自家名下的住房。
因为沈卓然有一百九十八平的住房,还有固定车位,看起来很符合她的要求。
所以她选择了沈卓然,同居之后,对沈卓然无微不至的照顾,给沈卓然当老婆、当保姆。
连亦怜为他策划与执行了所有的保健项目,早晨,按摩与冲澡,喝凉开水八百克,牛奶、鸡蛋、肉松与香蕉、黑面包,降压降血脂药品。散步,太极拳。午餐后半个小时补钙……晚餐后的牛奶与长效白义耳阿司匹林。
连亦怜的到来改变了他家的气味,她立即添置了药用酒精与碘伏,酒精棉与碘伏棉,龙胆紫、红汞水、伤湿止痛膏药,创可贴与薰衣草精……听诊器、血压仪、一些急救药品也摆放在方便的地方。他叹息万物的沧桑多变,也感觉到了随时贴身的医疗保证。
她是美女、大厨、菲佣、老婆、保健员、护士、天使的完美集合。想到这里沈卓然想跳起来。
总之,在沈卓然眼里,连亦怜是各种角色,除了爱人。
而剧里,连亦怜同样对沈卓然照顾周到,或者说是服侍。
第一次上沈卓然家,给沈卓然做了螺丝塞肉,和大虾,还有其他素菜。同居之后给沈卓然准备早餐都是两三样,甚至他们和亲朋好友官宣的那顿饭也是连亦怜做的。
儿媳刘丽娜父亲拎了一条鱼给沈黛补身体,鱼汤也是连亦怜炖的。沈黛喜欢吃蛋饺,不喜欢吃姜,连亦怜做蛋饺的时候特意把姜打成姜汁,加在里面去除肉的腥味。
如果不是知道结局,我也认为一切都是连亦怜在一步一步攻陷沈卓然和沈家人,其实连亦怜是付出型人格,她自以为“我先付出我可以付出的,就能得到想要的。”
直到沈卓然给连亦怜买了456元的情趣睡衣,我才发现,是我大意了。
沈卓然都70岁了,和连亦怜同居之后,居然网购了一条粉色吊带蕾丝性感情趣睡衣。
沈黛和刘丽娜还互相怀疑是对方的快递,直到翻了快递包装袋,才发现原来是沈卓然买的。
虽然花了456元给连亦怜买了睡衣,但睡衣穿在连亦怜身上,受益者却是沈卓然。如果真是因为疼爱连亦怜,买常规款式睡衣不就好了。
那么性感的情趣睡衣,不就是用来欣赏的吗?说句实话,穿着吊带睡衣睡觉,不一定有穿常规睡衣睡觉舒服。
还有沈卓然给连亦怜做的520爱心面,刘丽娜说的“虾扯蛋”。确是瞎扯淡,煮面肯定不可能只给连亦怜一个人煮,难道他不吃吗?
再说,连亦怜的付出,堪比保姆。一碗爱心面,成本不超过100元。就这样,回应了连亦怜日夜无微不至的服侍。
包括表白当天,巧克力还是孙子给的,唱歌不花钱。仪式感拉满,钱一分不花。
原著里,沈卓然还带着连亦怜去旅游。
他带着她旅行,为此雇了专人照顾她的病儿。带她去了杭州西湖,去了苏堤花港观鱼,乘画舫去了西溪湿地,到楼外楼吃了醋鱼与梅菜扣肉。带她去了长沙,去了橘子洲头,看了青年毛泽东的意气风发的半身像。去了西安,登了大雁塔,会了方丈法师。去了深圳,看了邓小平塑像,吃了粤式下午茶。去了武汉琴台,听了古琴曲《高山流水》,买了孝感麻糖,当然还看了长江大桥一桥二桥三桥、黄鹤楼与鹦鹉洲。他还与另外的一批朋友约定好,第二年春夏之交,他要与亦怜同游厦门、泉州、南京玄武湖、中山陵、苏锡常、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山西的隋塔、悬空寺与乔家、王家大院。
我只想说,旅游沈卓然也去了,连亦怜还得一路提供情绪价值,各种照顾他这个年迈的大爷。
给连亦怜付出了,实则一毛不拔。
原著里,沈卓然是知道连亦怜有多勤勉的。
一个对于老年男子来说金不换的护士长与美食大厨家庭服务大师悄悄地走了进来,不但是美食,而且是美女,经得起看,经得起品尝与消化营养,年轻二十多岁,一声不响,服务周全,天衣无缝。她从早到晚不停地辛苦,勤勉过所有的家宅服务员小时工。
但除了这些看起来有仪式感的唱歌表白、爱心面、旅游(原著里),沈卓然还在这段感情里给连亦怜付出过什么?哦,还有沈卓然提供了一个暂时的住所给连亦怜。
连亦怜就这样和沈卓然同居了半年,也被白嫖了半年。
沈卓然能不知道自己占了便宜?他自己非常清楚,在原著里,沈卓然把连亦怜的一切付出都称之为:服务。
入夜,她给他铺好了被褥,她摆的是两个枕头,两床棉被,共用一张薄毯,两个依偎得那样近,不似新婚,胜似新婚,使沈卓然心神荡漾,脸颊绯红。
他得到的是一百一的服务,是毫无瑕疵的第三产业的一丝不苟,是顾客即上帝的职场信条百分百遵守践行。
所以,沈卓然提出了结婚,想继续享受服务。
连亦怜提了她的几点要求,并承诺,会写下保证书到公证处公证,以保障沈卓然不会在某一天被赶到桥洞下。
原著:
连亦怜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签订房屋赠予协定书,将沈卓然现住的一百九十八平方米公寓楼住室的产权证房主姓名更改为连—亦—怜。
第二沈卓然现有的七十八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全部转账到连亦怜的中国工商银行账户与银联卡上。
第三目前有时过来照顾老沈的他的堂妹沈秀华,回自己的家,今后不再来此处。
第四沈卓然的儿子提供法律文件,说明他在其父即沈卓然去世后,不会提出任何继承乃父任何财产的要求。
第五沈卓然现在拥有的几件比较值钱的物品,钻戒两枚,玉石三颗,书画作品两件,金饰七件,全部赠予连亦怜所有。
“那就是说,我变成一个彻底的穷光蛋,您可以随时把我赶到街头桥洞下边……”
“不会的,您的好心,我会回报。我写保证书,拿到公证处。我这一辈子,什么罪都遭过……可从来没有说话不算数。再说,您还有活期存折,还有卡,还有现钱……”
而在书中,即使沈卓然答应连亦怜的所有条款,他也有方法自保。他不同意的是,一个轻而易举把自己的身体、劳动力、护理专业知识就这么轻而易举贡献给他的女人,突然提出了巨大条件。
就像在餐厅吃的免费小菜突然标上了价格,要求付费品尝,问题是,吃的人早已品尝过了这道菜,怎么会心甘情愿付费。
原著是这样写的:
真上了当,他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什么地位什么能量什么话语权?他何足挂齿?
她绝对是一个好人,她讲究的是商业道德,提供样品和售前服务,一切都光明正大,不藏不掖。
她只是没有学会修辞的技巧与曲折路径。她既没有艺术的含蓄也没有政客的豪言壮语。她未免直白赤裸。她不是阴谋家。如果她是谋略家,如果她懂得“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哪有婚姻登记前明目张胆地进行商业谈判的道理!先登记上,底下的一切根本不成问题。
看到这段话,我才突然明白,沈卓然70年不是白活的。如果他真的爱连亦怜,他可以商量连亦怜提出的要求,而非全盘否定。毕竟他知道他还有退路,而连亦怜,没房、儿子常年生病,没社会地位。
正因为他非常清楚连亦怜无路可退,才直接和连亦怜分手。美名其曰,不想让纯粹的感情被金钱利益绑架。
连亦怜用真诚没换来真诚。如果连亦怜狠心一点,大可以先领证,再等老头死。反正合法夫妻,即使老头去了,儿子沈青也没道理要赶他们母子去睡大街。
像亲家母孙宝琴说的,搞不好结婚之后,刘丽娜还得给连亦怜儿子连进,张罗结婚工作一条龙。
在连亦怜身上,我看到的事很多女性在感情中的误区,以为先付出就能得到。
而社会法则是,女性在感情中,先付出就等于主动被白嫖。
婚姻本就是一场利益交换,谈恋爱也是如此。
真诚要留给同样真诚的人。
我是爱追剧的舒予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点个关注,方便后续收看更多《我的后半生》剧评内容[玫瑰][玫瑰][玫瑰]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