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新剧收视登顶却遭抵制,三大硬伤让观众集体弃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2 04:46 1

摘要:这部由张国立领衔,梅婷、邬君梅等老戏骨坐镇的剧集,本应是年度爆款预定,却因口碑断崖式下跌引发观众集体声讨,甚至出现“要求下架”的呼声。

央视八套近日开播的《我的后半生》可谓开局风光,首播收视率破2.8稳居榜首,单日播放量突破2万。

这部由张国立领衔,梅婷、邬君梅等老戏骨坐镇的剧集,本应是年度爆款预定,却因口碑断崖式下跌引发观众集体声讨,甚至出现“要求下架”的呼声。

这场高收视与差评的撕裂背后,暴露了国产剧创作中的三大致命伤。

开播前,超强演员阵容已拉满期待值——张国立的国民度、梅婷的演技保障、邬君梅的戏骨加持,堪称“演技界的银河战舰”。

央视黄金档的排播更给足排面,首播当日便以断层优势登顶收视榜。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豆瓣评分从开分6.8暴跌至4.1,微博相关话题下“逻辑混乱”“价值观扭曲”的差评占比超75%,形成“边骂边看”的诡异现象。

该剧开篇即抛出“殡仪馆手机铃声”的尴尬名场面:丧礼现场突响《好日子》彩铃,亲家母慌乱关机的动作让观众直呼“脚趾扣地”。

更离谱的是,前脚因丧妻晕厥的男主角,转身就对护士展开攻势——70岁教授调情40岁医护人员的桥段,被网友质疑“性骚扰情节美化”。

而“丧妻三天进相亲市场”的设定,更是彻底点燃观众怒火:“这哪是寻找第二春?分明是给黄昏恋泼脏水!”

剧中“教授身份=相亲市场通行证”的设定,将现实中的年龄歧视、物质婚姻等敏感议题简单化处理。

当年轻观众在弹幕刷屏“油腻”“毁三观”时,部分中老年观众却认为“真实反映孤独老人情感需求”。

这种价值观撕裂在第七集达到顶峰:男主角将相亲对象带回家过夜的剧情,被家长投诉“教坏孩子”,而编剧试图用“幽默化解尴尬”的手法,反而加剧了观众不适感。

与英剧《后半生》相比,这部同名剧集显得格外苍白。

前者通过丧偶记者重建生活的细腻刻画,传递出“自我救赎”的生命力;后者却沉迷于制造狗血冲突,把丧偶之痛简化为“找新欢”的流水账。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叙事深度,更暴露了创作团队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匮乏——用网友的话说:“编剧仿佛活在二十年前的故事会里。”

尽管张国立贡献了“哭戏教科书”级表演,许娣的夸张演技却成为众矢之的。

从《我的前半生》到本剧,七年间始终如一的“瞪眼+嘶吼”式表演,被观众吐槽“把市井大妈演成疯婆子”。

更讽刺的是,梅婷、邬君梅等实力派因戏份零碎难以发挥,老戏骨云集的配置反而放大了剧本缺陷,印证了“好演员救不了烂剧本”的行业魔咒。

目前该剧豆瓣热评区已被“一星”攻占,超过63%的观众打出最低分。

当“央视背书+老戏骨阵容”不再等于品质保障,这场收视与口碑的倒挂事件,或许该给行业敲响警钟:观众容忍度降低的当下,靠话题炒作收割流量的套路还能走多远?

评论区交出你的态度!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之时间、过程以及图片,皆源自网络。此文章旨在传递正能量,绝无低俗等不良导向。敬请观众切勿对号入座,亦勿上升至人身攻击之类。望观众以理性之态看待本事件,切莫留下主观臆断之恶意评论,须知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倘若本文在真实性方面存有争议,或者涉及事件版权、图片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我们定会予以删除。

来源:风起扬帆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