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卓然现有的七十八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要求沈青放弃继承权,以及沈卓然现在拥有的几件比较值钱的物品,钻戒两枚,玉石三颗,书画作品两件,金饰七件,全部赠予连亦怜所有。
沈卓然虽然是一个饱读诗书的退休教授,但却并不理解人性。他本以为迎来了后半生的幸福,却在婚前最后一刻看清了现实:
连亦怜提出了“婚前提议”——她竟然要求沈卓然把198平的大房子过户到她儿子名下!
原著小说里更过分,除了要房子,还有:
沈卓然现有的七十八万元人民币定期存款,要求沈青放弃继承权,以及沈卓然现在拥有的几件比较值钱的物品,钻戒两枚,玉石三颗,书画作品两件,金饰七件,全部赠予连亦怜所有。
这些要求,让沈卓然彻底清醒;也让俩人之前一直的温情,瞬间变了味儿。原来,他对连亦怜的好,对准继子的关爱,不过是别人眼中的“待宰羔羊”——他自以为的深情,终究输给了人性。
回想沈卓然对准继子的用心,不禁让人唏嘘。
同意让孩子住进家里,只为让连亦怜放心;花5000多元安装最好的隔音实木门,怕影响孩子休息;用长辈的心态照顾、关爱,把孩子当自己家人。可当连亦怜露出“狐狸尾巴”时,沈卓然才发现,自己对人性理解得太浅。他倾尽真心,却被对方当成“提款机”——婚还没结,就想着分家产。
“那就是说,我变成一个彻底的穷光蛋,您可以随时把我赶到街头桥洞下边……”
“不会的,您的好心,我会回报。我写保证书,拿到公证处。我这一辈子,什么罪都遭过……可从来没有说话不算数。再说,您还有活期存折,还有卡,还有现钱……”
“您是从一开始就这样计划的吗?难道,半年来的共同生活您还觉得我靠不住吗?”
“我可怜巴巴到这种程度,只想找一个好人主子,还能有什么计划?!您是局级,您有职称,您有房,您有头有脸,您什么都有,您不可能知道我什么都没有的困难我受的苦,我丢的人。没法说给您。‘饱汉不知饿汉饥’,饱汉不知道什么叫孤儿寡母的日子。我只有我自己,老沈哥,您不觉得我是值得您出大价钱的吗?”
连亦怜的“直白”让感情变得像一场交易,这让沈卓然感到不适。
这一刻沈教授确定,连护士长从未有对自己什么真感情,自己一个七十六岁的老翁,那什么魅力拴住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女人,不就是这点财产吗?
这番话说得卑微又无奈,看似是一个对儿子未来没有安全感的母亲,但老沈却觉得:“他不能接受这种全面剥夺的方案,这甚至使他想起了土地改革中一种叫作“扫地出门”的对于没有重大恶行的地主的处理。”
后来,俩人分手后,连亦怜曾找到沈卓然,说了这样一番话:
连亦怜说:“我只是从您这儿一过,顺便跟您说一句话。我看到您这里有一位姐姐,我更踏实啦,您!您也甭惦记,我很好。我下礼拜二结婚,您知道咱们省的房地产大王李二虎吧,不,不是他,是他爹。他爹八十六,两米二的个子,得了中风,口眼歪斜。可是他喜欢我,他需要我,他拉着我的手不松开。李二虎给了我一处房子,还有一百万块钱。
这也太“奇葩"了:嫁个一个比自己大了快四十岁的老头儿,是不是有病,但看到最后大结局才发现,连亦怜才是聪明人。
她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不是坏人,我从来没有想欺诈谁,欺诈李二虎与欺诈您一样,没门儿!货卖与识家,物有所值。您是好人,您没有蒙过我,我也没糊弄过您。您知道吗,咱们这种岁数的婚姻,有多少欺诈,多少骗局,多少黑暗!一个老家伙,借了别人的房子假装他的房产,幸亏叫我查出来了,我没有上他的当。还有一个,拿假的银行储蓄存单给我看,我一看号就知道是假的了,我没有说破,不要逼得狗急跳墙,现在坏人不少,我们孤儿寡母不是坏人们的个儿……”
你可以说她对再婚太功利,但不得不说,一个经历婚变,儿子长期慢性病,自己无房可住,只有三万块存款,为照顾儿子提前退休(电视剧里是没有退休)的中年女人,再婚就是自己人生最后一搏了。
嫁给物质,还是爱情,不言而喻,爱情早就不是必需品了,一套房,一百万养老加给儿子看病的钱,看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八十六岁仿佛成了优势,要是九十六岁才更好呢。
这么看来,真正傻傻期待真爱的沈卓然却好像成了看不明白人性的小孩儿了。
在现实生活中,沈卓然的遭遇并不罕见。许多老年人再婚,往往带着对温暖的渴望,却忽略了“婚姻里超现实的利益计算”。
就像亲家母丽娜妈说的,比你小二十多岁,人家图什么,一目了然,只有他自己看不懂。她早早就预警丽娜夫妻看好房产证和存款。
李二虎傻吗?一点都不,他有钱,没时间和耐心伺候老爹,找这么个“后妈”,其实是预支一笔保姆钱,让老爹安享晚年。
沈卓然一辈子给学生上了不少课,但或许这趟关于人性的课,最贵的课,是连护士长教给他的。
老年婚姻,若只看感情,而不看利益,最终的结局,可能比孤独更可怕。
你觉得连亦怜过分吗?你如何看待沈卓然的选择?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楠楠说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