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卓然计划在自己七十岁的生日宴席上正式向连亦怜求婚,希望两人能够更进一步。
连进坏事了!
沈卓然计划在自己七十岁的生日宴席上正式向连亦怜求婚,希望两人能够更进一步。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完美计划,会被连进给破坏了。
在沈卓然的七十岁生日宴席上,连进看着恩爱有加的两人,醋意大发,大闹:
“我妈命苦,天天伺候你,吃饭连筷子都给你拿好,你自己有儿有女,凭什么让我妈给你当保姆!”
本来连亦怜想拿下沈卓然,最后拿到他的房子。
沈卓然身体不好,有一天要是沈卓然死了,自己和连进的后半辈子也就不用愁了。
但她没想到,自己的完美计划,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儿子搅了局,美梦破碎。
不过,这样的结果对沈卓然来说,并不是坏事。
至少他的房子保住了。
老伴随时都能找,房子可是不好赚。
搞定沈黛后,连亦怜迫不及待把自己的儿子连进接到沈家。
为了能让连进顺理成章的住进沈家。
连进住了一个晚上,连亦怜就作势让连进离开。
沈卓然刚对连亦怜承诺:
“什么你呀我呀,你能照顾好我的女儿,我怎么不能去照顾照顾你的儿子呢,再说咱都是一家人了,还分什么彼此呀。”
现在自然不会让生病的连进自己一个人回去。
于是沈卓然主动留下连进说:
“别让连进走了,就住在家里,彼此也有个照应,我刚才想了想,这书房啊挪挪地,正好能放一张小床。”
就这样,连进名正言顺的住进了沈家。
但是,连进并没有看懂连亦怜的良苦用心。
连进住进沈家后,虽然没有和沈卓然和沈青他们起正面冲突,但却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
因为他心中对沈卓然他们有满满的恨意。
他无视沈卓然的示好,不愿意给没拿钥匙的刘丽娜开门,吃饭从不上桌,都是他对这个新家抗拒的表现。
当他看着自己的母亲小心翼翼的伺候沈卓然,更是放大了他对沈卓然的不满。
这天连亦怜和沈卓然参加完同学聚会回来,沈卓然特意给他带来点心,但连进却不领情,无意中跟连亦怜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他这是贿赂我,要把我亲爱的妈妈抢走,他别有所图。”
这二十多年,连进一直和连亦怜相依为命。
连进因为生病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生活,不能有自己的社交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连进阴郁,不愿与人交流,只对连亦怜有好脸色 。
在他的世界里,连亦怜是他的全部,他也是连亦怜的全部。
但沈卓然的出现,却破坏了他们的关系。
一天天看着连亦怜和沈卓然的相处、互动,连进不安全感越来越强。
最终在沈卓然七十岁的生日宴席上,搅黄了两人的婚事。
其实连进心里很清楚,为什么连亦怜要找沈卓然这个大她二十多岁的老男人。
连进正式住进沈家第一天晚上,连亦怜跟他聊天,连进的话吞吞吐吐:
“你们俩会结婚吗,我没想法,从小到大我都没想法。”
但是连进作为孩子并没有话语权,而且他也希望会有一个男人来爱护、照顾自己的妈妈。
可几天下来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和沈卓然在一起并没有过上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是给沈卓然当起了保姆。
他自然不能忍受自己的母亲这么卑微的生活。
连进就是被保护的太好了。
他根本意识不到,沈卓然对于连亦怜来说,已经是高攀了。
连进得的病是肾炎,无法根治,常年就医。
连亦怜和前夫离婚多年,她自己只是个护士,微薄的工资为给他治病根本剩不了多少。
所以连亦怜带着儿子只能住在医院的宿舍里,没有自己的家。
连进是个无底洞,随着连进越来越大,他的病情也会越来越严重,治病的费用也就越来越高。
连亦怜想再婚,但碍于连进,根本没有人愿意娶她。
而沈卓然不仅不嫌弃她的情况,更不嫌弃连进,对待连进比对自己的儿女都好。
七十岁的他,为有更多的钱给连进治病,沈卓然开始出去接讲座赚钱。
沈卓然这个后爸当得已经非常好了。
连亦怜除了沈卓然,也不可能找到更好的。
“我的苦谁能知道呢,儿子是在边上住着呢,可你哥工作特别地忙啊。”
没想到沈卓然说的竟是实话。
虽然沈青这个儿子住在对面,但跟没有他存在一样。
连进住到沈家后,沈青一回家,刘丽娜就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让他去找沈卓然谈谈。
但他却推辞:
“你怎么不问啊,这两天太忙了,过两天再说吧”
刘丽娜都觉得离谱说:
“你是亲儿子啊,这么个大活人到家里来,你得跟他谈谈啊。”
这不是第一次沈青不管沈卓然的事了。
当初连亦怜搬过来,沈青不管不问就算了,为逃避这个事实,在沈卓然找他的时候,他甚至说:
“我不想见那护士长。”
沈青这个儿子,连沈黛这个女儿都不如。
沈黛知道连亦怜搬过来,都敢跟大闹家宴。
沈青只会在中间和稀泥。
甚至沈青这个儿子,连刘丽娜这个外人都不如。
刘丽娜不管沈卓然和连亦怜的事,是因为自己儿媳的身份,说多了容易被嫌弃,更何况她没有工作,说话也不硬气。
但她却从没忽视沈卓然这个公公。
沈卓然和连亦怜之间一有事情发生,刘丽娜就会告诉沈青,提醒沈青要和父亲聊聊。
只是可惜沈青这个儿子不争气,根本不想管父亲沈卓然的事。
如果沈青多重视、关心一点父亲沈卓然,沈卓然也不至于七十岁了,还被连亦怜欺骗感情。
都说养儿防老。
可养儿是否真的防老,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幸福美满的家庭不一定孩子一定养老,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也不一定孩子都不孝顺。
人生没有绝对。
来源:贰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