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跟漫长季节有一拼,《沙尘暴》用全员女性之死写出的西北悲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2 16:10 2

摘要:西北的山脉粗犷、矿区昏暗,永远看不清身旁人的脸,也看不清远方的路,鹰嘴山里尽是荒芜。矿山的风一吹,风中都弥漫着沙砾与灰烬,带着荒凉的味道,刮在每个生长于矿山的人脸上。

文/景然

西北的山脉粗犷、矿区昏暗,永远看不清身旁人的脸,也看不清远方的路,鹰嘴山里尽是荒芜。

矿山的风一吹,风中都弥漫着沙砾与灰烬,带着荒凉的味道,刮在每个生长于矿山的人脸上。

大西北是荒凉的,是冷酷的,到处是看不到尽头的黄沙,随着凛冽的风不断的飘在各处。

这里的所有东西都像被蒙上了一层黄沙,其中就包括那对外界无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深切期望……

出不去了,希望被这片沙尘暴紧紧圈住,黄沙劈头盖脸的砸下来,衣服上脸上身上到处都是厚厚的黄沙,在风沙里穿行积沙成塔,最后如同一座座山压在那些女娃身上……

“繁衍、生存、欲望”他们追求生活希望的同时将绝望一股脑扔给了她们,于是如何挣扎而活,成了她们在这片天地里最永恒的话题。

畅快淋漓,不敢快进一秒,已经有好久没有剧可以给小景这样一种感觉了,颇有2023年悬疑年代剧巅峰《漫长的季节》之感,这部意外之中的《沙尘暴》拍的真的很好。

《沙尘暴》

凭借粗粝的西北美学与深沉的社会派悬疑,开辟了一种野性的叙事,真的很有漫长的继承感,如果说《漫长的季节》算是一部时代的挽歌,而《沙尘暴》则是荒漠中的人性的罗生门。

这部剧用漫天黄沙与锅炉焦尸案交织的荒诞现实,撕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边缘地带的伤疤,在满是东北宏大悬疑叙事中硬生生让“西北叙事”登顶了一次地域悬疑的巅峰。

《沙尘暴》的故事目前来看基本上真相已经呼之欲出,这几起血案的背后是西北这片独特天地孕育出的狼性,是漫天风沙里,在无尽绝望中为了生存日渐生出的狠戾与贪婪。

八年前,一个男孩从这片土地里逃离,带着全家的希望和一场罪孽从这片流沙域中离开,而八年前一个本已经离开这片土地的女孩为了全家的希望又重回这片被黄沙掩埋的枯冢……

同样是八年前,一个怀揣着对外界无比渴望着的女人被她用双手托举且寄托着满满希望的大男孩亲手扼杀,而同一个时刻另一个对文学万分向往的女人却在酿制一场嫁祸丈夫的“杀局”……

这场《沙尘暴》以一个风评不好的边缘女性之死做开局,以一个儿女双全老迈男性的死做中局,之后留下一道口,给漫天风沙里留了道光。

谁杀了程春?

程春死之迷是这部作品的钩子,一个把所有自由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可怜留守妇女,为了生存和走出去,她拼尽了自己的一切……依附男人,然而希望却从未曾眷顾过她。

之后孙彩云、刘盈盈同样是两个想要逃离这里的女人,这两个角色很精彩都是刻画的非常好的女人。

孙彩云黄小蕾饰演,可以说是剧中最具西北野性美的角色,她穿着艳红大衣穿行于灰黄色调的小镇,像一簇燃烧的荆棘,她媚她毒,她真的像一束在沙岸上盛开的曼陀罗花。

这个角色可以说完美的诠释了“生存美学”的悖论:

八年如一日探监丈夫的“贤妻”表象下,是与作家情人的禁忌之恋,而用丈夫积蓄资助出版的小说《沙尘暴》,既是罪证也是她救赎的宣言。

她对文化人对文明人的渴望就是一种对西北外世界的向往,可惜一切都是一厢情愿,看起来是毒蛇盘芯,但是和春一样希望寄与无。

张佳宁饰演的护士刘盈盈,则是被西北荒漠吞噬的年轻一代。

她白大褂下的阴郁眼神与诊所窗外呼啸的沙暴形成互文,一个凭借自身能力眼看就能跳出深渊的强大女性却被家庭被父亲兄弟一手拉回了深渊,她的绝望更甚心中的恨更浓郁,若是看不到光明黑暗或许还没有那么煎熬,而她已经触摸到了光的世界。

在剧中有两处细节令人脊背发凉:

一个是她为白血病女儿配药时机械重复的动作,以及在女儿死后那血红的眼睛。

二是她深夜站在废弃矿坑边缘,风掀起衣角的瞬间,仿佛随时会被罪恶的流沙吞噬。

这个角色的爆发力在于“静默的毁灭性”。当她用注射器缓缓推入药剂时,特写镜头里颤抖的指尖,既是白衣天使的救赎,也可能是杀人帮凶的烙印,而这种道德灰色地带,正是西北叙事中最具穿透力的表达。

然而其中还有个女性角色是点睛之笔,那就是王良的生母,一个燃烧了生命点燃自由之火的人。

她的遭遇她的痛苦,她的麻木,她的一次又一次的逃离,是整部剧女性困境最明面上的诠释。

整部《沙尘暴》和漫长的全员杀一样,她剧中的女性角色一个也没逃离消亡的悲剧。

程春死于刘大志之手,其实在大福抛弃她的那一天,她就已经绝望的死去,刘盈盈死于被父亲唤回帮助弟弟掩埋罪证的那一刻,为了堵住所有人的嘴,刘三成用女儿换了王良的缄默,王良母亲死于被人抓到这里的那一刻,彩云死于被伪作家欺骗将丈夫骗到替罪的那一天,多多死于出生被母亲嫌弃被家人送出的那一天……

她们先从心理上消亡最后从肉体上湮灭,所有的一切都被这片黄沙掩埋,这就是残酷粗糙冷冽的西北悲歌。

这部剧让小景想到了莫言的一部丰什么肥什么的作品,那一部作品中描述女性的伟大和悲怆和此剧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那个因时代变化逐渐被抛弃的荒凉西北,这些女性成为了时代的先行悲剧者,因为她们是弱者,因为她们有子宫。

于是在那片看不到光的漫天黄沙里,为了点燃剩下人的希望,这些女性被欲望侵蚀被繁衍负累,不会有人允许她们逃出去,她们注定要随着这一个时代的西北慢慢燃尽,怎么挣扎都如陷在流沙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沙尘暴》的终极追问,不是“谁杀了程春”,而是在贫瘠的天地里要“如何在道德荒漠中存活”。

当结尾沙尘散去,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案件真相,更是整个西北社会的精神显影 那些在风沙中佝偻前行的身影,既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既是守望者也是迷失者。

和东北叙事一样,这片土地也经历过辉煌经历过富裕,然而时代导致大部分人从云端跌到了泥土里,有一大批人还念着旧制,一大批人由富乍贫,一大批人没有了饭碗,一大批人求新破壁,一大批人选择离开……

这部剧写的就是大批人离开后西北留守人的,渴望与绝望,希望与湮灭。

《沙尘暴》是荒漠中的人性罗生门,它用漫天黄沙与锅炉焦尸案交织的荒诞现实,撕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边缘地带的伤疤,这一次让“西北叙事”在东北叙事包围中登顶地域悬疑的巅峰。

剧中对西北地域极致还原,能清晰的看到甘肃酒泉、嘉峪关等荒漠地带的痕迹,这部剧用纪实手法呈现出了沙尘暴、戈壁滩、土房与羊群的原始粗粝。

在无人机俯拍下的荒漠全景,那风沙肆虐下的荒凉感与案件本身的压抑形成强烈互文,这种“尘土覆面”的视听语言,真的太棒了,它不仅强化了悬疑氛围,更将环境升华为角色:

荒漠既是罪恶的掩体,也是人性挣扎的见证者。

《沙尘暴》的叙事核心,是西北小城库鲁县的熟人社会网络。

八年前的锅炉焚尸案与当下的申诉重启,牵扯出小镇中错综复杂的血缘、师徒、利益关系,形成一场“小镇狼人杀”。

孙彩云从“贤妻”到“蛇蝎美人”的转变,王良在原生家庭阴影下的扭曲,刘三成父女间的隐秘交易,无不展现着乡土社会中人性的异化与生存的博弈。

这是一部将“城乡撕裂”“资源枯竭”“女性困境”“人性挣扎”等社会议题与乡土情深度绑定后呈现出的作品,所有时代宏大叙事的悲剧都从弱者开始。

而女性永远是破碎环境里最弱的群体,她们是弱者还是资源亦是困境里欲望与希望最直接的承载者,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女性永远都是悲歌的载体。

悲怆苍凉,以女性困境为引,《沙尘暴》以一场裹挟着沙粒与血色的风暴,将西北的荒凉与人性的混沌编织成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卷,粗粝的镜头语言、熟人社会的伦理困局,以及荒漠化的生存隐喻,互相结合互相成就。

同样镜头下,漫天黄沙吞噬房屋的压迫感,废弃矿场裸露的钢筋铁骨、被风蚀成锯齿状的公路,共同构成了一个“被时代遗弃”的库鲁县。

好的故事剧情,极佳的光影美学还有藏在故事背后呼之欲出的宏大叙事,这就是精彩的艺术作品。

相比较猕猴桃大力宣传过的《风中的火焰》这部剧才更像漫长的风格。

从设计构造和寓意上可以说西北版的《漫长的季节》,当然在叙事干净利落镜头美学上等等上还是略差漫长一些,但是也绝对算得上近几年经典作品,真的可惜平台不够给力。

别说这种情况和这部剧演的内容也很像,生于酷的作品就像生于西北的众生一样,无力挣扎。

最后还是很希望这样的好剧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来源:景然观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