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夕拾》
作为20世纪70年代上海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上海三五牌台钟与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构成见证时代记忆的"三转一响"。如今人们的时间观念有所不同,随着机械表、电子表及智能穿戴设备的迭代更替,这座承载上海人集体记忆的机械装置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20世纪70年代上海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上海三五牌台钟与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构成见证时代记忆的"三转一响"。如今人们的时间观念有所不同,随着机械表、电子表及智能穿戴设备的迭代更替,这座承载上海人集体记忆的机械装置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护士查完房让我进的“包间”,真是到了喜欢小宝的年龄了,看着6斤6两的小宝,是真喜欢,不过只看看、不敢随便抱刚出生的婴儿,有护工在护理。回到家,星河到青医附院看腰也回来了。二大姑打电话来聊天半个小时,从“客气”给了2千元到没想到公公婆婆都能“活到92、88”。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