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人民日报:打开微短剧的更多可能
打开微短剧的更多可能,需要创作者尊重微短剧的体量、形态、制作周期特点,尊重其之所以为微短剧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勇于探索既有模式、类型、题材之外的广阔天地。
打开微短剧的更多可能,需要创作者尊重微短剧的体量、形态、制作周期特点,尊重其之所以为微短剧的内在规定性,同时也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勇于探索既有模式、类型、题材之外的广阔天地。
“豆瓣7.1分,IMDb9.5分——同一部剧为何遭遇冰火两重天?” 当肖战主演的《藏海传》评分揭晓时,这场关于流量明星与作品质量的争论再度被点燃。有人质疑“黑粉刷分”,有人吐槽“剧本硬伤”,而数据却显示该剧播放量连续破亿、海外评分登顶。这撕裂的口碑背后,究竟藏
看过微短剧的人都知道,微短剧的特点,就是节奏快、重冲突、多反转。因此这类短剧,相当于是传统电视剧的精简版,快速推进故事主线,主要矛盾冲突集中,特别强调给观众带来“爽”感。因此不关注细节,只看重戏剧冲突。而穿越逆袭剧,因为主角事前知道剧情走向,很容易制造悬念和反
微短剧行业活力十足,是当前广受关注的热点文艺领域。几年来,微短剧累计上线数万部,内容品质也在持续提升。但热火朝天的另一面是,大量微短剧以重生、逆袭等为主题,依托强冲突、多反转的叙事,向观众密集输出爽感,陷入一种面目雷同的创作路径依赖。